專訪伍凱怡博士:聽力復康技巧,化解溝通障礙


發佈日期:2023/01/03
  • 分享至:


專訪伍凱怡博士:聽力復康技巧,化解溝通障礙.jpg

可否跟讀者介紹一下,你所主持的「聽障人士溝通復康計劃」(Communication Rehabilitation for Older Adults with Hearing Loss)?


社會上不少聽障人士使用或適應助聽器時遇到困難,而家人未必知道如何協助,溝通可能受到掣肘。為此,去年四月,中文大學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推廣計劃,希望為聽障人士制定復康指南,減少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溝通和聽力障礙。

 

這項計劃目的是要將學術研究學以致用,為醫生、聽力學家、言語治療師等專業人士提供具體指引;除了驗配助聽器,我們可以做到更多,例如教導聽障人士的家人溝通技巧。目前,我們正為中大言語語言病理理學碩士學生提供培訓,教導他們日後在職場上幫助聽障人士與親友交流。


 專訪伍凱怡博士:聽力復康技巧,化解溝通障礙1.png


長者使用助聽器,一般會遇到什麼困難?

最常見是,長者嫌助聽器的聲音太嘈雜,聽不清楚別人說話,或者看電視、聽收音機不清楚,卻不知道如何解決。

 

事實上,日常生活環境本來就充斥各種聲音,只是長者聽力退化已久,習慣了寂靜,當助聽器擴大聲音,便會感到很困擾、很不自然。到底怎樣才能聽得清晰、舒適?除了恆常戴機,其實亦有方法改善聆聽。我期望通過這項復康計劃,將這些方法推而廣之,讓本港有聽障親屬的家庭,以至整個聽力服務業界獲益。

 

根據這項計劃,長者可以用什麼方法應付這些困難?

計劃參考澳洲昆士蘭大學Louise Hickson教授製作的教材,聽障人士應付聆聽困難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:

 

首先是環境方面,雖然我們無法控制環境嘈雜與否,但我們可以調節自己,以減輕聆聽壓力;例如,在食肆中與人交談時,嘗試坐近主要交談對象的身旁,盡量減輕環境噪音對溝通的影響,讓雙方都更能享受溝通。

 

其次是教導長者身邊人,如伴侶、子女、家傭,保持自然聲線和語速,在適當時改變措辭。舉個簡單例子:跟長者說「落街飲茶」,可以改為說「去茶樓飲茶」,同一句說話只要稍作更改,而非逐字重複,或更易聽懂。

 

最重要是個人方面,許多長者都不願承認患有聽力問題,假裝聽得到,不肯戴助聽器,或故意隱藏助聽器。我認為,聽障人士不需要刻意避諱,坦誠表達自己的需要,親友才更容易伸出援手。

 

 

初次佩戴助聽器的人士,和一些有助聽器使用經驗的人,適應聲音方面有分別嗎?

長者初次使用助聽器,可能會覺得聲音嘈雜而放棄。因此,聽力學家驗配助聽器時,一開始通常不會將聲音調校到最強,而是循序漸進地增加音量。我們亦會開導長者,讓他們明白耐心適應的重要性。

 

此外,學習使用助聽器也很重要,一些助聽器需要使用者根據環境手動轉換程式台。身處嘈雜環境如沒有調節音量,又或者所有環境都選用同一程式,聆聽時會較難適應。

專訪伍凱怡博士:聽力復康技巧,化解溝通障礙2.jpg


至於有經驗的使用者,適應新機並非難事。我們會鼓勵他們每天長時間佩戴,著重教導一些聆聽及溝通技巧,充分發揮助聽器效能。

 

聽障對聽障者的家人或照顧者有什麼影響?如何幫助長者適應助聽器呢?

聽力問題有時會影響身邊人,當溝通遇上障礙,情緒語氣變得急躁,就容易發生衝突,影響關係。這被稱為「第三方殘障(Third Party Disability)」,需要全家人共同面對。我為長者驗配助聽器時,盡可能主動向其家人解釋聽障者面對的困境,只要互相體諒和幫助,便較容易度過適應期。

 

很多長者平日不願使用助聽器,只有過時過節,參與家庭聚會時才願意戴機。然而,助聽器和老花眼鏡、假牙一樣,需要時間適應,如果每年只戴幾天,耳朵沒足夠時間適應,是難以聽得清楚的。我希望,長者將佩戴助聽器視作一種練習,為將來一家人同枱食飯慶祝節日提早作出準備。

 

農曆新年將至,假如你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戴機,現在就是重新適應的好時機,快點戴上助聽器吧!




 
瀏覽次數:421

回最頂